新聞資訊
實時了解安德福動態
【概要描述】江蘇安德福作為國內氨供應鏈領域領頭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號召,關注行業新技術,探索行業新未來。
【概要描述】江蘇安德福作為國內氨供應鏈領域領頭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號召,關注行業新技術,探索行業新未來。
我國是全球氨生產大國,全世界每年生產合成氨2億噸左右,我國的產能大約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
江蘇安德福作為國內氨供應鏈領域領頭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號召,關注行業新技術,探索行業新未來。
綠氫和綠氨
通過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等綠色電能,電解水制備的原料氫氣,稱為“綠氫”。
通過綠氫與空氣分離裝置制備的原料氮氣合成,生產的氨即為“綠氨”。
氫氨巧妙轉換
氫能源擁有諸多優點,但難以儲存和運輸,成本高昂。氫是元素周期表上最輕的元素,很容易泄露,對儲存容器要求高,并且氫氣非?;顫?,與空氣混合后很容易發生燃燒和爆炸。如果遠距離運輸氫,需要將其液化,在常壓狀態下,需要將其溫度降低到-253攝氏度以下,能耗較高。如果以管道運輸,則需要克服純氫以及摻氫的氣體給管道帶來的安全隱患,攻克氫氣管道的材料難題。
在氫能源高昂的成本下,氨氣走入人們視野,氨由一個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組成,是天然的儲氫介質;常壓狀態下,溫度降低到-33攝氏度,就能夠液化,便于安全運輸。目前全球八成以上的氨用于生產化肥,氨有完備的貿易、運輸體系。理論上,可以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氫,再將氫轉換為氨,運輸到目的地。
目前,澳大利亞利用自身光伏和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優勢,將電解水制取的“綠氫”和天然氣制取的“藍氫”液化成氨,運輸到日本、韓國等主要需求地。
氨能源未來
氨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未來應用場景多種多樣,目前主要包括儲氫、發電和船舶燃料等領域。
從燃料特質來看,氨是氫之外最容易獲取的可再生燃料。氨可由水中的氫和空氣中的氮合成,并在氨燃料電池反應時或在氨內燃機中燃燒時還原為水和空氣。氨的空燃比(空氣和燃料的混合比例)較低,在同樣的空氣進量下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可以作為高功率燃料。氨燃燒的熱損失遠低于汽油和氫氣,意味著高溫氮氣帶走的熱量損失也大大減少。氨燃燒后尾氣排放總量最少,也沒有二氧化碳的排放。
2021年10月,日本提出到2030年,利用氫和氨所生產出的電能將占日本能源消耗的1%。
2021年12月7日,韓國宣布將2022年作為氫氣氨氣發電元年,共將投入400億韓元用于有關設備基礎設施建設,并于2023年前制定“氫氣和氨氣發電指南”。
2021年11月22日,挪威化肥巨頭雅苒國際出資建造的全球第一艘用氨能驅動的貨船雅苒·伯克蘭號下水首航。